目前我国有脑瘫患者600余万,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就有178万,每年还以4-5万的数量在增长,并且这些人群70%以上都来自贫困地区,这种情况常常令脑瘫患儿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如今脑瘫这种疾病给患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脑瘫并不是完全无法治疗,目前世界上最有效治疗脑瘫拯救患儿的手段就是脐带血。

脐带血的定义
脐带血就是婴儿出生后,留下的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以前都是作为医疗废物被抛弃或焚化掉。直到20世纪70年代,脐带血中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后,脐带血才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被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而被重视。
脐带血对脑瘫的作用
脐带血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在组织修复、抗炎方面和特殊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迁移
受损脑组织后释放各种趋化因子,吸引MSC聚集。同时,缺血缺氧也导致局部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穿过血脑屏障。
2、分化替代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替代及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
3、帮助神经再生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血管密度、改善损伤区域脑循环及供氧,从而在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激活神经干细胞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并迁移到受损区域。
5、抗炎作用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能通过调节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旁分泌、细胞毒效应等功能,发挥抗炎作用,打破炎症与损伤的恶性循环。
现在全球范围内,脐带血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美国的CordBloodRegistry脐血库,该库约70%的脐带血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而其中近半都是脑瘫。国内,广东省中医院对30名重症脑瘫患儿进行了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发现治疗后脑瘫患者的的认知、运动、言语、自理等方面均有显着提高。
小儿脑瘫是一种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孩子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多表现为吸吮困难、肌肉强硬,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神经反射异常等,一旦患病患者往往面临着终身残疾的命运。而脑瘫患儿的成长,意味着需要有人24小时不间断看护,并且需要进行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和长期持续的医疗费用,而且还有今后的上学、就业以及孩子回归社会后被歧视等种种问题。因此脐带血的必要性,是为人父母者需要了解和重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