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细胞》杂志曾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了一个3D“微型大脑”,结果发现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比目前广泛使用的2D模型更接近真实大脑。这一新的模型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大脑发展和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精神分裂症。
长期以来,细胞生物学家们通过化学方法促使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发育(分化)成各种脑细胞。正如我们所知,胚胎干细胞在道德伦理方面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否定和批评,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则以强大的分化和增殖能力赢得了道德上的争论,这代表了最新的围生期干细胞技术,也是近年来干细胞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那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脑相关疾病上,有何成效?现在我们不谈干细胞的前景,不谈高深的理论,只谈事实。
脐带干细胞自闭症患儿的新希望
自闭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环境、遗传和免疫因素等。现认为神经细胞受损,细胞信号传递“失灵”可能是其原因。目前干细胞治疗自闭症已被认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新疗法。
2017年4月6日下午5点,美国CNN电视台健康频道报道了佛罗里达州罗克利奇市一项治疗儿童自闭症的脐带干细胞临床试验。

(Joanne Kurtzberg)博士是儿童血液学、肿瘤学、脐带血储存和移植方面国际知名专家,脐带用于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新应用,在Kurzberg博士及其团队的临床试验中,包括从5岁起就开始治疗的儿童自闭症患者,70%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症状均有改善。
国内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项目,发表了《干细胞治疗孤独症: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结果表明,应用脐血单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孤独症是安全有效的,其效果优于康复训练。
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通常是指中枢性运动紊乱,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造成的,持续一个月以上。体位异常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常伴有感觉、认知、沟通、行为障碍及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人民解放军463医院的吴景文、王金刚等专家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近20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经过4周的治疗,患儿的粗大肌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对仰卧位与俯卧位、坐、爬与跪、行走与跑跳功能有显著意义。术后6个月至1年,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肌张力明显下降。
PL32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对20例脑瘫患儿进行了腰穿蛛网膜下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经过4周的细胞输注,所有患儿的静息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体态步态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顽固性癫痫
痫性发作是一种常见病,常见于神经系统,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令人担忧。长时间频繁发作可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和智力健康,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或保守治疗完全或较好地控制病情,但仍有20%-30%的患者发展为难治性癫痫,而干细胞技术的出现为癫痫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文献中提到,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1例晚期创伤性癫痫患者,经12-24个月的随访发现,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仅有先兆者21例,极少发作(≤3次/年)者5例,发作明显改善(降低<75%)者1例,满意率为83.87%。
脐带干细胞用于治疗神经损伤的后遗症
神经系统损伤的后遗症简称脑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硬物碰撞、高空坠物等,损伤后病人的即时康复训练也难以改善。目前,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创伤后遗症的研究较多,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脑创伤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一文提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40例脑创伤后遗症患者立即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其中20例患者接受4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20例对照组在门诊和随访期间不给予任何可能影响疗效的手术和药物。

在移植后6个月的病人中,干细胞移植组的上肢、下肢、感觉和平衡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上肢的运动、平衡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自我照顾、转移动能、行走和交流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本研究充分证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脑部创伤后遗症的临床治疗中是有效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免疫性较低,因此在治疗神经损伤后遗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望
上述只是脐带干细胞在脑科疾病中应用的一小部分案例,实际上干细胞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除许多疾病外,它还被用于抗衰老,亚健康和再生医学等领域。脐带干细胞具有数量多、分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众多临床治疗研究的首选。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疾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