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会出现溃疡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一般情况下,偶发溃疡均有自愈倾向,但若多发溃疡仍反复发作,则应引起足够重视。由于溃疡很可能是由白塞病引起的。
冼阿婆,93岁,患白塞病数十年,双下肢血管闭塞,大面积脚趾严重溃烂,经中山市博爱医院风湿血管科医生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创面基本愈合。离开医院时,阿婆不断给医护人员点赞,并反复说:“唔该晒医生!唔该晒你哋!!

“难言之隐”几十年
据了解,老人家四十多年前就有外阴、肛周反复出现溃疡,间歇性有“烂嘴”,阿婆自以为“上火”了,好好休息,清淡一点再吃,哪知这溃疡你是再注意饮食,也是此起彼伏。
之后,阿婆又自以为“湿气太重”,连洗澡都不敢用花洒,只是抹身,但还是没用,有时实在是伤心得没办法,自己在街上买些消炎的药膏擦一擦,似乎也没用。
不料这“难言之隐”一折腾就是几十年,直到前些年,到广州看病才被诊断出患有白塞病,服了些对症的药,溃疡还是有控制的,可半年前双下肢无缘无故地肿胀,皮肤变紫变黑,脚趾尖疼得厉害,尤其是晚上,痛得难以入眠。

不久阿婆右脚的几个趾头的皮肤出现溃烂,后来她的左脚的趾尖也出现溃烂。外院看过骨科,医生说,老人是由于下肢血管阻塞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可能需要截肢,但是老人高龄,身体机能差(曾经有肺梗塞,脑梗塞,心肌梗塞,帕金森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心功能不全,胆囊多发结石等病史),很难忍受手术,家属也只能无奈要求保守治疗。
见阿婆整日痛苦不堪,彻夜难眠,家人立即送往中山市博爱医院风湿血科。鞠文东主任医师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检查:心律不齐,心率快,强弱不等(房颤),双下肢肿胀,皮温下降,两足十个趾端发紫、发臭,左足1~4足,右足1~3足有创面,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恶臭难闻,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数足趾溃烂至骨头。外生殖器小溃疡。成像等检查证实双下肢动脉血管均闭塞。
彻底清创是基础
鞠大夫心里明白,虽然诊断清楚:血管炎引起的白塞氏病指端坏死,但治疗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加重、发展的可能。可是情况已经摆在面前,困难是肯定的,没有退路,只有前进,于是他领导的风湿血科团队迎难而上,决定奋力一搏,立即制定了周密、细致、创新的积极治疗方案:
以积极的抗菌消炎、免疫调节、抗凝活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为基础,鞠大夫亲自操刀为婆媳清创。一只脚趾一只脚趾的消毒冲洗,一点一滴地清除腐烂组织,仔仔细细地给药包扎,每次换药一干就是2-3个小时,连续一周如此清洗,伤口基本干净,肿胀稍微消退,鞠医生觉得是时候该是他的“绝招”了。
“再生”技术是关键
经过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及相关最新进展,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与家属多次交待病情及解释同意,于4月26日,鞠医生团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再生医学”新技术,对因血管炎引起的肢体缺血性病变进行治疗。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胶外用技术。
最初创面10天没有看到任何变化,2周后奇迹出现了,原来白皙、紫红、黑黝黝的皮肤,看起来有些红润,原来创面苍白无血的地方也有渗出血迹,这就像给鞠医生打气一样,这就像再次注入干细胞,又经过30多次的精心换药,阿婆烂脚的创面逐渐长出新的肉芽组织,原来露骨的地方也被新肉芽覆盖!烂趾7个,6个全部愈合,只剩下1个趾有小面积的伤口,很快也会愈合。
尤其奶奶现在精神面貌大有改善,吃得香,睡得好,心不慌,手不抖,更欣慰的是心房纤颤没有了,耳聋也好了,女儿笑着说:“我妈的脚看起来比我还嫩”。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才回到村里,村民和家人都说:“奶奶,你怎么这么年轻啊?”奶奶听了心中不免喜出望外,家人逢人就夸耀:“全靠博爱医院鞠医生一队,不然我妈的脚早被截肢了!要相信,运用他们的技术,没有无法愈合的伤口,真的很感谢他们!
以下是硬核科普时间↓
01.为什么白塞氏病会烂脚?
他解释道,白塞氏病又称“丝绸之路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免疫系统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血管炎症,可累及全身各部血管,但下肢血管炎最为常见。血管炎的血管比动脉多,小血管比大血管多。血管性发炎通常会导致动脉阻塞,静脉阻塞和动脉瘤形成,造成远端肢体循环不良,缺血坏死,出现皮肤白化,或紫黑色,最终导致皮肤溃疡,缺损,甚至坏疽。
02.什么是间充质干细胞?
SC(stemcells,SC)是一种多潜能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03.什么是适应症。
近几年来,脐带组织“变废为宝”,其分离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医学界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病例。例如:
对卵巢早衰的治疗:让生育无望变“希望”;
对血管炎或糖尿病足所致慢性创伤:护肢护肢;
治疗帕金森病:提高老年人的老年生活质量;
神经疾患:如帕金森氏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小儿脑瘫、脊髓损伤、运动神经性瘫痪等;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治疗:解除“渐冻”;
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利用SLE、RA、RA、皮肌炎、硬皮病等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骨关节病;
实质性器官损伤或损害:如心肌梗死,血管病变,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04.干细胞治疗是否安全?
现已对干细胞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性实验,包括毒性实验、遗传学实验、局部刺激实验、发热实验和免疫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干细胞具有安全性和无毒性。成人干细胞在多次传代后,没有任何变异现象,也就是,不会产生致瘤作用。许多临床资料还显示,除了少数患者出现短暂、轻度发热性头痛外,干细胞治疗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医生有话说
鞠大夫兴奋地说,看到阿婆越来越好,我们很高兴,说明我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对于这种因肢体缺血性损伤而造成的长期无法愈合的伤口,我们的体会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干细胞注射和外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这是我们的创新,也许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目前尚未见到类似的报道。
他强调,“再生医学”技术确实对某些疑难杂症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但干细胞并非神药,要把握好它的适应性,才能精确治疗。许多口腔、眼、外阴溃疡不舒服的病人,常常误诊到口腔、眼、消化、中医科等科,多年没有结果,后来到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白塞病,经过标本兼治,症状很快好转。
对出现上述症状的病友,建议及时到专科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